当前位置 : 中國電視 - 國際日報
上世纪七十年代,在中国内蒙古高原上,一件龙形玉器被意外发现,经考证属于红山文化,并被誉为“中华第一玉龙”。不同造型的红山文化玉器背后,蕴含着中国先民怎样的天地自然观念?五六千年前,玉如何成为红山先民沟通天地的物质载体?本期《中国电视》邀您共赏《玉石记》第二集《寻古中国·神玉寻踪》,在传奇故事中遇见红山玉器,于考古现场解码红山玉文化玄机。
红山文化因首次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发现而得名,这也证实了西辽河流域同长江流域、黄河流域一样,在五千多年前就出现了中华文明的曙光。
(“中华第一玉龙”)
20世纪70年代,在赤峰市翁牛特旗,一件体型很大的C形碧玉龙被当地村民意外发现。后经考证属于红山文化,被誉为“中华第一玉龙”。
红山先民生活的广大区域山梁纵横,农业形态以旱作农业为主。红山文化晚期,社会发生变革,当地先民按照自己的理解与天地万物沟通,这就是原始朴素的“通神”。玉龙,据推测就是用来祈雨、祈求丰收的。
红山文化玉器造型丰富,尤其以动物形玉器居多。透过这些精美的玉器,我们可以感受到红山先民对万物生灵的细微观察。在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阶段,玉成为中华先民沟通天地的物质载体,体现了对自然万物乃至龙图腾的崇拜,成为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。
《中国电视》邀您关注《寻古中国》更多精彩内容:
寻古中国丨《玉石记》第二集:神玉寻踪:https://yspapp.cn/1dY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