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 : 中國電視 - 國際日報
五千多年前,名曰“良渚”的土地上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?为何它会成为中国史前玉文化的一座高峰?玉,在遥远的“古国时代”,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?《中国电视》邀请您关注《寻古中国·玉石记》第三集《玉耀古国》,揭秘四五千年前“古国时代”的玉文化。
中国文化史经典《周礼》中记载,“以苍璧礼天,以黄琮礼地。”玉琮(cóng),是一种外方内圆、中孔贯穿的器物。1986年,良渚遗址考古队锁定反山这座小山包,在这里发掘出一批良渚时期高等级墓葬。其中的12号墓出土了647件玉器,有一件被称为“玉琮王”。
玉琮王体型硕大,通体精美华丽。更让人惊奇的是,在它的四个立面竖槽内,都雕刻有非常完整的神人兽面纹。神人头戴羽冠,中部为兽面,下部为爪状兽足。这幅神秘莫测的图案体现了良渚人的精神信仰,考古人称之为“神徽”。在良渚古城遗址反山12号墓,还出土了一件玉钺( yuè)王,同样刻有“神徽”浮雕,形似权杖,形状与甲骨文、金文中的“王”字十分类似。
(良渚玉琮王的神人兽面纹图案)
数十年考古成果表明,良渚古城遗址已经进入了具有早期国家特征的“古国时代”。距今约5300—4300年间,这里的人们建造起梦幻般的水乡泽国:一幅饭稻羹鱼、分工明确、以玉和“神徽”为精神图腾的古国画卷展现在世人眼前。良渚玉文化的影响力,也以琮为代表,不断向外辐射延伸。
《中国电视》邀您关注《寻古中国》更多精彩内容:
寻古中国|《玉石记》第三集:玉耀古国:https://yspapp.cn/1e7i